安徽医科大学

在线教与学

先进典型

【百年战“疫”安医人】杨兆莘:一心只为送“瘟神”

发布人:安徽医科大学在线教与学发布时间:2020-05-20浏览次数:10

杨兆莘(1925—2011),安徽宁国人,中共党员,1952年7月毕业于南通医学院,1951年9月—1953年6月在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医学寄生虫学师资进修班学习。1953年6月来安徽医学院工作,1978年9月起任安徽医学院基础部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1986年12月获聘教授,1995年2月退休。曾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血吸虫病研究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血吸虫病咨询委员会委员、安徽省血吸虫病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寄生虫学会主任委员。先后被授予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先进卫生工作者、安徽省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科研攻关“测知瘟神”

建国初期,我省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之一,沿江洲滩及长江以南县区,均有血吸虫病流行,主要分布在池州、安庆、宣城、黄山、巢湖等地区。血吸虫病危害下的疫区,到处是“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惨场景。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血吸虫完成生活史必须有其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存在。钉螺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钉螺生存离不开水。所以消灭血吸虫病,是一项卫生防疫与水利相结合、与畜牧事业相结合的伟大工程。安徽医学院的师生员工在血吸虫病防治战线上为我省消灭血吸虫病,做出了重大贡献。

安徽省于1950年开始组建防治血吸虫病专业机构,安徽医学院师生从这年开始就积极参加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5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血防委员会成立,第一任主任委员是傅大章,同年12月,我院附属医院院长汤蠡舟任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成立于1955年10月,它是我省血吸虫病防治技术指导和科学研究中心。

安徽医学院的师生员工在血吸虫病防治战线上为我省消灭血吸虫病,做出了重大贡献,杨兆莘就是他们当中的突出代表。

杨兆莘是皖南人,从小生活在血吸虫病肆虐横行的地区,深知它的危害和百姓的疾苦。因此,他来校参加工作不久,便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满怀着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坚定信念,在老一辈寄生虫学专家陈超常教授的带领下,投入了血吸虫病的防治研究工作。1959年,他与同事共同发表了“安徽省山区和湖沼地区钉螺生态的研究”一文,对控制当地血吸虫病的流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即使在文革时期,他仍坚持不懈地从事血防科研,利用身处流行现场的条件,了解钉螺的分布生长规律。1970—1972年,他本人也下放农村,他在参加宣传队工作之外,积极为百姓免费看病,无论风雪黑夜,百姓找上门来,他都随叫随到,精心诊治每一位病患。群众说,安徽医学院的老师,是我们老百姓健康的保护神。

文革后,他又担任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早日为我省消灭“瘟神”的事业中,多次设计了诊断血吸虫病的研究方案。1982—1984年,连着三年暑假,他不顾体弱多病、放弃休息、冒着烈日酷暑,一个县一个村地转,挖钉螺、查疫水,越是重灾区、越是贫困县,越能见到他身影。1983年,他正准备到现场考察,独生子突发疾病住进医院,可他牵挂着疫区那一个个腆着肚子的血吸虫病人,一咬牙转身踏上了行程。三年里,他组织省内有关单位开展诊断血吸虫病研究的现场工作,完成了8份研究资料。他主持开展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专题“环卵免疫荧光试验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形成了试验操作规范,为血吸虫病诊断找到一个简便易行、更加经济、效果稳定的试验方法,以“花钱不到一分,便能测知瘟神”的美名称誉同行间。

凝聚满天霞采的“凝结核”

水蒸气要凝结成水,必须有固态的“凝结核”,否则进入饱和态也只能是“游兵散勇”,物理学现象往往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缩影。教研室主任杨兆莘就像这个“凝结核”,凝聚了满天霞采。

1958年起,杨兆莘担任起寄生虫学教研室副主任,1978年任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不是独立的“山头”,而是工作需要的结合。各种试剂,不由小圈子藏着掖着,而是敞开大门,需者自取。课题专项经费,既专款专用,又可作适当调剂。杨兆莘教授在40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资料,他从不把它看作是自己的“私房”,而作为全室的“公粮”,不管谁搞教学、科研遇到难题,他准主动送货上门。有时老伴见他翻箱倒柜折腾半天,一问才知是“为他人作嫁赏”。

1980年,学校试用全国统编新教材,他为了保证《寄生虫学》的授课质量,集中精力、不分昼夜的查阅大量中外文资料,然后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并亲自讲授大班课。他治学严谨,为了攻克科研工作中的技术难关,图书馆是他常去的地方,做了几百张文献摘要卡片。他还经常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查找文献,亲自和他们一起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他对青年教师培养研究十分严格,他时常主动登上青年教师家门,帮助辅导和答疑,指导他们备课、授课。

1988年,基础部在组织教学评估活动时,要求本学期有课的教研室各出一名讲师评估教学,但寄生虫学教研室却派出了副教授王增贤,因为寄生虫学教研室为本科生上课的清一色都是副教授。为了集中精力完成教学任务,教研室还要求老师暂时停止科研工作,把科研日程表安排到暑假期间进行。

《寄生虫学》教学,形象性强,对标本的要求高。为了收集到更多的标本,他多次带领教师和技术员深入农村采集寄生虫活体标本,亲自指导大家制作玻片标本,传授制作技术。寄生虫学教研室的实验标本虽经“文革”动乱,但保存完善,较好的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1960年,寄生虫学教研室获得安徽省直机关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单位。1978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大会上,寄生虫学教研室获得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学以致用捉“小虫”

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病病原、寄生虫的生物学、生态学、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的科学。发现、诊断乃至消灭“小虫”,是寄生虫学研究学者的追求。杨兆莘教授从完成学业、迈出校门又走入校门的那一刻起,便与“捉虫”结下了一生的缘分,穷其一生围绕寄生虫病免疫诊断方法和结膜吸吮线虫生活史等两个主要方向开展研究,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50余篇论文,参加编写了《中国人体寄生虫病文献提要》、《寄生虫病免疫学及免疫诊断》等著作。

他自己主持的血吸虫病研究项目通过卫生部鉴定,与苏州医学院等单位合作申报的课题,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还参加了“环卵免疫酶试验诊断血吸虫病的研究”、“直肠粘膜刮检法诊断血吸虫病的研究”、“碘液染色法鉴别肠组织内血吸虫卵性质的观察”等课题,研究成果被陆续推广应用,有不少被写入《人体寄生虫学》教材。

结膜吸吮线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在亚洲流行,因此有“东方眼虫病”之称,亦是我国常见的眼内寄生虫病之一。吸吮线虫寄生于眼结膜囊内,可不同程度影响人的视力。但长期以来,该病在我国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虫体发育过程等一直是个悬案,很多中外寄生虫学专家对此作过大量研究和探讨,但一直未能解决。从1984年起,杨兆莘教授参与到王增贤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工作中,在结膜吸吮线虫病的生物学特征、超微结构、致病机理、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进展。1988年,他们在五河县疫区长时间进行现场调查和观察,终于捕获我国从未报道过的“变色纵眼果蝇”400多只,该蝇体长仅3毫米,蝇体呈浅褐色并有灰色斑纹。蝇体检查发现有4只果蝇带有结膜吸吮线虫丝状蚴共30多条。经动物感染后丝状蚴发育成虫,从而证实了变色纵眼果绳为该病的中间宿主。这项成果获得了当年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并在《人体寄生虫学》全国统编教材中沿用至今。

在他的“捉虫”生涯中,他还参加了“合肥郊区姜片虫病的调查和治疗研究”,首次报导了合肥郊区是姜片虫病的一个新流行区,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他孜孜不倦的培养“捉虫”队伍,努力提高全省寄生虫学学科发展水平。在全省血吸虫病诊断专题会议上、省肝血吸虫病防治会议上,为全省血防战线同事们做《如何开展科研和科研设计》、《血吸虫病科研新进展和研究方向》等辅导报告,教育培养我省血吸虫病防治第一线的同志,促进了我省寄生虫学专业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他担任了第一届、第二届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此期间,他和其他委员一道,紧紧围绕卫生工作战略重点和为人民群众卫生防病服务的宗旨,团结全省广大寄防战线的专业防治人员、科技、教育工作者,在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和其他寄生虫病的防治、科研、教学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血吸虫学组派员参加全国各类专业学术研讨会12次,组织各类研讨会、培训班8次。完成了“八五”国家科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在全国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00篇。疟疾、丝虫学组会同全省各防疫站达到了丝虫病、恶性疟等消灭的部颁标准,在2个地市14个县达到了消灭疟疾的标准,发表论文20余篇。其他寄生虫学组开展的研究,获得了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70余篇。

可以说,在他的带领下,寄生虫学科的学术空气活跃,硕果多多。(新闻中心)